my’blog

江苏省海洋所研究团队揭示河蟹早期发育阶段盐度调节新机制

  记者日前从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获悉,研究所研究员张志伟及其团队参与的河蟹繁殖生物学研究成果发表于近日刊发的行业权威期刊《Aquaculture Reports》,揭示了河蟹早期发育阶段盐度调节新机制。

  河蟹,学名中华绒螯蟹,又称大闸蟹,在我国主要分布于长江、辽河、瓯江等水系,是一种洄游性甲壳动物。在天然状态下,性成熟的河蟹亲本沿江河向下游洄游,11月份到达入海口,其性腺经一定盐度刺激进一步发育,12月至翌年3月开始交配产卵。河蟹幼苗经过一个月蚤状幼体发育,至5月初发育至大眼幼体阶段,之后沿河向上游迁徙,进入纯淡水中,至次年11月份生长发育为成体,再次沿河向下游洄游。

  1984年,老一辈科技工作者突破了河蟹人工繁殖技术,河蟹育苗不再需要“靠天吃饭”。随着人工繁育苗种的增加和养殖规模的扩大,近年来,河蟹已成为水产养殖的支柱产业,而江苏河蟹大眼幼体可占到全国苗种市场的85%左右,亚.搏a.g捕.鱼app—有限公司主要集中在射阳、如东两县。

  河蟹在海水中繁育苗种,在淡水中生长育肥,如此循环往复。针对盐度在个中发挥的作用和大眼幼体及早期仔蟹如何进行渗透压调节的问题,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河蟹繁育团队开展了相关研究。 

  课题组设计了一个急性低盐应激实验,并对处理过的样本开展了转录组和代谢组测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河蟹大眼幼体和仔蟹具有相似的适应极低盐度环境的反应机制。盐度的突然下降可能损害中华绒螯蟹幼虫的渗透压调节能力,并干扰其能量代谢,造成紊乱,葡萄糖和三羧酸循环过程受到抑制,胆固醇和甘氨酸代谢发生显著变化。此外,盐度的突然下降可能会导致幼虫的氧化应激,加速谷胱甘肽的合成和消耗,损害线粒体功能,并诱导细胞凋亡。

  该发现丰富了河蟹繁殖生物学的研究,为了解中华绒螯蟹幼体对低盐耐受机制提供了关键信息,揭示河蟹大眼幼体淡化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育苗生产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程序操作,切不可忽略此步骤或简单了事,研究内容同时也为河蟹抗逆选育提供基础理论和依据。研究论文已发表于行业权威期刊《Aquaculture Reports》,第一作者为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与上海海洋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沈明军,通讯作者为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张志伟研究员和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徐钢春研究员。

  (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郝朦 编辑/赵梦琰)

 


posted @ 23-07-31 01:45  作者:admin  阅读量: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没有了

Powered by 亚.搏a.g捕.鱼app—有限公司 @2018 RSS地图 html地图